正规大小单双快三下载-夺嫡失败,被雍正圈禁而死的八贤王允禩,其后代结局如何?
你的位置:正规大小单双快三下载 > 新闻动态 > 夺嫡失败,被雍正圈禁而死的八贤王允禩,其后代结局如何?
夺嫡失败,被雍正圈禁而死的八贤王允禩,其后代结局如何?
发布日期:2025-04-13 15:41    点击次数:140

懂点清朝历史的人都晓得,八阿哥胤禩是雍正争夺皇位时最大的绊脚石。当初太子胤礽被废掉,大阿哥胤禔又被关起来后,雍正这才正式加入到九个兄弟抢皇位的大战里。在那之后的十多年里,雍正和胤禩斗得你死我活,好一番折腾,最后雍正总算是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01】

允禩的妈妈是良妃卫氏,她原本是在辛者库做事的。因为卫氏的家世不太好,所以就算生了允禩,也没能当上宫里哪个宫殿的主子。一直拖到了康熙三十九年,允禩被封为贝勒两年后,卫氏才被提拔成了嫔。这样一来,允禩小时候就不能跟妈妈住在一起,而是被送到了惠妃纳喇氏那里,纳喇氏是胤禔的妈妈。等允禩稍微长大点,又被转到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那里,佟佳氏不仅是康熙的第三个皇后,还是雍正的养母。所以,允禩是在这两位娘娘的照顾下长大的。

允禩从小就特别聪明,而且特别会察言观色,跟人打交道时特别亲切随和。

允禩打小6岁那会儿,就进了上书房念书,不光学了满蒙汉这些语言,还把经史这些老书啃得挺熟。而且,他的骑马射箭本事也是顶呱呱的。

康熙对允禩那可是真爱,在他才17岁那年,就直接让他当上了贝勒。那时候,允禩可是所有皇子里面最年轻的一个得到封爵的。成了贝勒,那就意味着手下有人,也有资格插手国家大事了。康熙还特意给允禩找机会锻炼,让他管过广商库,负责重建岱庙,还管过内务府这些事儿。

朝廷里的大官们对允禩都是赞不绝口,虽然他没被正式封成亲王或者郡王,但大家私下里都叫他“八贤王”,可见他在朝廷里多有威望。正因为这样,允禩也是最早一批想争皇位的皇子之一。当允礽的太子位置被拿掉后,允禩就再也忍不住了,也开始琢磨着怎么当上皇太子。

允禩这家伙,居然还找了个算命先生叫张明德来给他看相。那张明德瞅了瞅允禩,直接说:“您这命,贵得很,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从张明德的话里头,能瞅出允禩心里那股子大志向。

因此,康熙对允禩越来越不满,特别是在皇长子允禔,就是那个被诅咒的太子允礽被囚禁后,康熙又以允禩“陷害太子”的罪名,把允禩也给关了起来。一连三个皇子都被关起来,康熙觉得必须得赶紧找个新太子才行。但其实他心里还是想立允礽,但又不能老是变来变去。于是,康熙就让大臣们推荐新的太子人选。

尽管允禩被软禁了起来,不过朝廷里的大多数官员心里还是向着允禩,想让他当新太子。像大学士马齐、康熙的舅舅佟国维、遏必隆的娃阿灵阿,还有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揆方这些人,都是站在允禩那边的。但康熙皇帝不乐意了,他直接说:“允禩那小子,是辛者库那些下等人生的,哪配当太子。”就这么给拒绝了。

不过允禩还是不甘心,老是琢磨着各种招数,一门心思想要抢到皇位继承人的位置。

在康熙五十三年的冬天,也就是十一月那会儿,允禩给康熙献上了一只看起来快要不行的老鹰,这让康熙皇帝火冒三丈。从这事儿以后,允禩就明白自己争夺皇位的事儿是没戏了。他心里有数,所以八爷党的人就开始转而帮德妃乌雅氏生的那个皇十四子允禵去争皇位了。说起来,这个允禵和雍正可是同一个妈生的亲兄弟,但他却并不站在雍正那边,反倒是跟允禩他们走得很近,关系特别好。

大家都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老四胤禛在皇位争夺中胜出,当上了皇帝,他就是清朝那个特别勤奋的皇上雍正。雍正当上皇帝后,虽然给老八允禩封了和硕廉亲王的称号,还让他管了不少事儿,但实际上他心里一直琢磨着怎么除掉允禩。到了雍正四年,允禩就被关了起来,名字也给改成了“阿其那”,没多久就去世了。

允禩虽然是皇帝的儿子,但实际上他家里就只有一个正妻和两个侧室。这两个侧室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因为允禩的孩子不多,康熙皇帝对他的正妻郭络罗氏很不满意,说她太爱吃醋了。至于允禩为啥就只有这一个儿子,咱们现在先不去管它。这篇文章咱们来聊聊,允禩争皇位失败,被关起来最后死了以后,他那个唯一的儿子后来怎么样了?他的后代在大清朝里还有没有什么出息?

【02】

弘旺是允禩唯一的娃,是他小妾张氏生的。这孩子是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正月来到世上的。弘旺出生的那会儿,宫里可真是乱套了:太子被废还被关了起来,皇长子也被圈禁了,就连他老爹皇八子也没能幸免。可以说,弘旺打从出生起,就卷进了那场“九个皇子抢皇位”的大戏里。

康熙五十六年那会儿,弘旺刚好10岁大,康熙老爷子就允许他这小孙子在皇宫里头自由走动了。

康熙皇帝在位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那会儿,弘旺这孩子15岁了,朝廷给了他贝勒的头衔。

雍正皇帝坐上皇位后,到了他执政的第三年,弘旺就已经18岁了。那时候,他开始跟着老爸允禩,一块儿学习工部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务。

虽然我爸雍正当了皇帝后,我爸妈的日子就变得提心吊胆的,但因为我爸是廉亲王,我作为他的儿子,从小生活就很优渥。所以,就算后来我爸允禩被关起来死了,我自己也被打发到热河去当兵,我还是保持着那些贵族公子的习惯。

在雍正四年的那会儿,允禩被关了起来,还被从家族名单上除名了,名字也改成了“阿其那”。他儿子弘旺呢,因为是允禩的娃,也跟着被从家族名单上划掉了。允禩被关之后,心里头惦记着儿子,就把儿子的名字给改了,叫“菩萨保”。他这是盼着儿子能得到菩萨的保佑,能躲过这一劫,最后有个好结果。

后来,雍正皇帝直接把弘旺打发到热河去当兵。不过,弘旺不是一个人去,他的亲妈张氏、老婆孩子全都跟着。到了热河,弘旺就在那儿安顿下来了。在热河的日子里,弘旺不用自己动手干活养家,因为雍正给他留下了21个家仆,帮他料理生活。

这些人跟了八爷好多年,八爷府虽然现在不如以前了,可他们还是对弘旺特别忠心,一点没变。

特别走运的是,热河的大管家赫奕,他早就在康熙皇帝那会儿当差了,所以肯定不会没事找事地给康熙皇帝的孙子添堵。

换句话说,弘旺虽然被发配充军,但在热河刚开始那会儿,他日子过得还算舒服;就在这时,弘旺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肃英额,来到了这个世界。

【03】

但弘旺的好时光没持续多久,到了雍正六年,雍正皇帝下令,拿九条铁链把弘旺给绑了起来,还派士兵轮流盯着他。为啥弘旺会落到这步田地呢?说起来还是因为他打了官员那档子事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雍正六年一月份的时候,在热河那个皇宫边儿上,有个叫陈京的小头目,他骑着马往城里赶的时候,莫名其妙被弘旺给揍了一顿,拳打脚踢的,衣服都给扯破了,连脖子上戴的素珠子也断了。这事儿吧,按说也不算什么大事儿,雍正皇帝随便给弘旺点儿小教训,让他长长记性也就完了。

但这个案子可没那么容易搞定。直隶总督上报说,口外河屯那里有三位千总和九位把总,他们都是康熙那时候裁撤三藩时,那些藩王的手下。三藩之乱平息后,这些原来的藩王手下就被安排进了内务府,而且很多人都被扣上了叛贼的帽子,他们的后代也跟着倒霉,一直摆脱不了这个身份。

陈京有着那样一个背景,可他做梦也没想到,弘旺竟然会拿他的身份来开涮。

这个事情闹大后,朝廷里有些大臣跟雍正提议,说要把弘旺给杀了,还建议把他的家人都关到他们所属的旗里看管起来。但雍正没听他们的,没动弘旺的家人一根汗毛,他只是下令用九条铁链把弘旺锁得紧紧的,还派了人整天整夜地看着他。

弘旺虽然被关了起来,但日子过得还不算太糟糕,这都多亏了他认了四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们儿。

观音保这家伙,19岁,来自满洲的正红旗。

达崇阿这家伙,18岁那会儿,他是满洲正白旗的人。

柏起图这家伙,18岁那年,他是满洲正白旗的人。

额伦特这孩子,他家在满洲的镶黄旗,那时候他才17岁。

在这四个拜把子兄弟里,弘旺跟达崇阿、观音保关系最铁。柏起图和额伦图呢,是因为观音保和达崇阿的原因,才跟弘旺成了兄弟。额伦特说啦,在结拜前他压根不知道弘旺的真实身份。达崇阿因为早就知道弘旺(那时候已经改名叫菩萨保)是雍正的侄子,所以才跟他结拜,就是想以后能沾点光,享享福。

弘旺虽然现在只是个普通的士兵,被打发到了热河,但他心里还是惦记着伯父雍正,总想着点好事儿。他跟自己的拜把子兄弟聊天时说:要是哪天皇上开恩,把我赦免了,让我回京城,说不定我就能当上贝勒,甚至是王爷呢。到时候,我肯定把你们都接到京城,咱们一起过好日子,享福去。

达崇阿心里头啊,一直就盼着能过上那种大富大贵的生活,这事儿要是摆在他面前,他能不眼馋吗?

弘旺之所以会那么跟他的几个结拜兄弟讲,主要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所致:

弘旺是康熙皇帝的孙子,廉亲王的娃,在被扔到热河之前,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族后裔。就算到了热河,成了个披甲兵,他心里还是盼着周围人能高看他一眼。说弘旺心里还惦记着伯父,想靠他恢复自己宗室公子的身份吧,其实更像是想让身边的人,特别是那几个跟他结拜、负责看守他的哥们儿,对他多几分敬意,让他在日子里能过得稍微舒坦点。

弘旺这种心态,其实跟他被限制自由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达崇阿帮弘旺解开了身上的链子,那些轮班的士兵虽然瞧见了,可都装作没看见。就连热河这里的头头儿,对达崇阿这么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没去深究。说起来,跟被关在景山的允祉和胤禵比起来,弘旺这被圈起来的日子,那可真是轻松多了。所以,当雍正把弘旺叫回京城再圈起来的时候,热河那边都传开了:

弘旺这家伙,不光得到了黄带子的殊荣,还被册封为贝勒爷,而且还挑起了陵寝大臣这副重担。

在大家看来,弘旺其实没犯下啥不可饶恕的大错,不过是雍正稍微给了他点儿教训罢了。

这样一来,当然就和雍正原本的想法不一样了。

弘旺的仆人把结拜要用的所有物件都给准备妥当了,然后他们五个人就聚在一起,正式结拜成了兄弟。

这年二月的时候,弘旺和额伦特、达崇阿三个人又搞了个结拜仪式,就像古代那个桃园三结义故事里的关羽、刘备和张飞那样。这次结拜完后,弘旺就把额伦特和达崇阿当成了自己最铁的哥们儿,有啥心里话都跟他们讲。

有了这些拜把子的兄弟,弘旺在被关起来的日子里就没那么煎熬了。

达崇阿偷偷地把弘旺脖子、手脚上的那些铁链和镣铐都给解开了,这样弘旺在关着的地方就不用再受那些罪了。虽说弘旺还是没法随便出去,但起码不用再整天被链子拴着。弘旺还挺感激达崇阿,经常让他去家里替自己给亲人问好,有时候弘旺还能直接回家住住呢。

这事儿跟雍正原本打算关起弘旺来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到了雍正八年的六月,雍正下令让弘旺去北京关起来。可在回京的路上,弘旺还随身带着笔墨,完全看不出是个被囚的人。

【04】

回到京城,弘旺就被关在了景山。说来也巧,景山里头还关着他的三伯父诚亲王允祉和十四叔允禵呢。在京城被关着,可没比在热河的时候好过,毕竟这是在雍正的地盘上。在那禁闭的地方,大门锁得死死的,窗户也都钉上了,就留个小口,每天让人给弘旺送点吃的喝的进去。

说到弘旺的那些家奴,雍正决定不再让他们继续留下,而是要把他们全都发配到远处去。

弘旺现在不再被锁链绑着了,但他被关在景山那地方,日子过得实在无聊透顶。为了打发时间,他就写写画画,还在纸上记下了自己几个拜把子的兄弟的名字。可没想到,这些写有名字的纸被看管他的人给发现了。雍正知道后,立马下令内务府,把弘旺的那四位结拜兄弟全给抓到京城来问话。

达崇阿实在扛不住严刑拷打,就跟内务府招了:弘旺打算逃到内蒙古,去扎西王管的地盘,他说那边山东山西来做生意的人多,要是真能逃到那儿,就能安顿生活了。

弘旺心里琢磨着要逃跑,主要是因为他觉得伯父雍正给自己重新认回宗室身份这事儿,怕是没啥指望了。

雍正对弘旺的态度,比起允塘的儿孙们来说,那可真是宽容多了。他给允塘的儿孙们都重新取了名字,但唯独对弘旺没这么做。可能也是因为弘旺和伯父雍正关系还不错,所以雍正对他特别关照,这也让弘旺心里对伯父雍正还有那么点期盼。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弘旺觉得希望越来越小了,心里头甚至打起了逃跑的主意。

这个案子审明白以后,雍正又让人给弘旺戴上了铁链。而跟弘旺结拜的那四个兄弟,刑部那边正商量着要怎么重重处罚他们,但具体会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雍正为啥这次火这么大,又给弘旺戴上了锁链呢?难道说,就因为弘旺之前动过逃跑的念头?

其实事情背后的缘由挺复杂的,主要是因为弘旺想跑的那个地方,是扎西王的地盘。

达崇阿口里提到的那个“扎西王”,其实就是康熙四十二年没了的扎什,他是喀喇沁右翼的札萨克郡王。喀喇沁牧场嘛,离热河挺近的,那地方汉人移民特别多。弘旺要是想逃到那儿去,雍正心里头肯定会犯嘀咕:这家伙,莫不是想造反吧?

雍正皇帝在位的第八年,那时候他正忙着跟准噶尔打仗。说起来,喀喇沁部落跟爱新觉罗家可是亲家不断,就连被关在景山的允祉和允禵,他们的闺女都嫁给了喀喇沁部落的人当媳妇。那弘旺呢,他也琢磨着想跑到喀喇沁部落去,这背后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弘旺那事儿,不光扯上了他在热河那会儿认的四个拜把子兄弟,还有好些人呢:

有个哥们儿,他是负责把弘旺送到京城的那个人,他跟内大臣佛伦是亲兄弟。佛伦呢,之前在热河那边,是专门负责照看弘旺的。

热河那边的头儿赫奕,因为没早点发现弘旺打算逃跑这事儿,结果被撤了职。

雍正八年那会儿,弘旺他老爹允禩都已经走了四年了,可雍正对弘旺他们家还是盯得紧紧的,一点都没放松。从这就能看出来,雍正对允禩那是恨得有多深啊。

【05】

雍正皇帝去世后,乾隆坐上了皇位。他一当上皇帝,就召集了大臣们一起商量怎么对待“阿其那”和“塞思黑”(就是允塘)的孩子们。大概过了俩月,弘旺终于被放了出来,名字也改回了弘旺,还被写进了族谱里,能系上红带子了。不光这样,乾隆这个堂哥还挺照顾弘旺,给了他8个仆人,还有20间房子,好让弘旺一家能有个安稳日子过。

弘旺虽然不再被关着,可后来朝廷也没再给他啥重要差事做。

在乾隆七年那会儿,乾隆皇帝把弘旺给狠狠批评了一顿,说他行事卑鄙,脸皮还厚。乾隆为啥对弘旺这么恼火呢?真让人纳闷。

弘旺确实挺像他老爹允禩,那个被人称作“八贤王”的家伙。被关了七年之后,弘旺身上的那股贵族傲气没了,他乐意跟朝廷里的大官还有宫里的侍卫们平起平坐,交朋友。他甚至还在朝阳门外头过夜,这事儿在乾隆看来,就是弘旺在拼命拉拢人心。所以乾隆就说弘旺“不地道”。

弘旺这事儿,还扯上了他的十七叔庄亲王允禄和十二叔允裪。乾隆觉得,允禄和允裪作为弘旺的长辈,没管好弘旺,对他的那些“下作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啥都不管。就因为这样,乾隆把允禄和允裪都教训了一顿。

弘旺自己没走仕途这条路,但他的孩子们还有孩子们的孩子们里,有不少人进了朝廷当官,而且还挺受皇上赏识,被委以重任。

弘旺的第三个儿子叫永明额,他在乾隆五十五年时,开始以笔帖式的小官职进入官场。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升官,最后做到了领侍卫内大臣这个很高的职位。更厉害的是,他活到了84岁高龄才去世。

永明额在朝廷里混得不错,当上了领侍卫内大臣,这让他的儿子们也有了机会进朝做官。特别是他的大儿子绵森,道光十年的时候,他开始工作,是从笔帖式这个职位干起的。到了道光皇帝在位的时候,他已经升到了盛京刑部侍郎、理藩院左侍郎,还有镶白旗汉军副都统这些重要的岗位上。到了咸丰皇帝时期,绵森更是受到了重用,得到了在紫禁城内骑马的殊荣,而且还坐上了尚书的高位。不仅如此,他还负责管理镶白旗的总族长事务,那时候他的职位是工部尚书。

在同治七年的时候,他离开了人世,享年73岁,算是高寿了。

【结语】

一直以来都是“赢家通吃,输家倒霉”,弘旺因为是争夺皇位失败的允禩的儿子,所以肯定会被扯上关系。但说实话,雍正对弘旺可比对允塘的儿孙们好多了。允塘的后代不光名字被改了,允塘的大儿子弘晸还被关了起来,一关就是五十多年,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被放出来,然后又过了九年,乾隆五十二年的时候,他才去世。

弘旺的后代不光有人当了官,甚至还有人混到了朝廷的高位,这多少跟雍正怎么对待弘旺有关。说实话,虽然雍正特别讨厌允禩,但他对允禩的儿子弘旺还算手下留情,没有做得太过火。弘旺被关了7年,后来也就被放出来了。



相关资讯